1、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2)合理规划,整体协调。(3)完善政策。 (4)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循环经济包括清洁生产(工业)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 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
3、针对当前农业绿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强化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加强产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今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一是畜禽粪污治理行动。 2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4、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应当包括规划目标、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并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5、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要走循环经济的模式,而且循环经济在农村更容易实现。 二 问题的提出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这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这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也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基于农业的现实状况,应该说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唯一的途径。
1、通过构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建立起生产和生活中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通道,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向自然资源的索取,在与自然和谐循环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2、农作物循环利用技术 - 谷类作物如稻壳、玉米芯、小麦麸皮等,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得到循环利用,如转化为饲料或生产生物肥料。 - 薯类作物如甘薯茎叶和渣,可作为饲料或能源原料。 - 油料作物如花生、向日葵副产品、菜籽饼粕,通过综合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循环经济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延长的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
B.建立相关法律,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限制投入大、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业的投资。C.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科技),加快技术革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E.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
题型:利用太阳辐射分布推导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应用、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地理现象、利用洋流分布规律解释地理问题、结合版块分布解释地理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如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紧张思维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如果突然停下无事可干,原来的生物钟就会打乱,心理模式就无从所适,考生会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所以考生在考前还是按原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作息。
如,2008年高考第7题以北京奥运会和奥运圣火为素材,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这一基本的自然地理问题。通过创设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情境,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和鲜活性。
第二轮复习过程中要加强解题训练,不断地总结规律,掌握基本原理,找出特点,训练解题思路,构建良好的思维模式,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增加实战经验。
上篇 理论篇 1 研究背景:探讨了当前水循环利用的迫切需求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性。2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了水循环经济领域的国内外前沿研究概况。3 研究目标及意义:明确研究目标,解释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4 研究思路与方法:介绍了研究采用的理论框架和数据收集分析方法。
王军所著的《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一书,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为2007年6月1日。本书深入探讨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共分为九章,详细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历史背景、理论框架、运行模式以及国内外政策法规措施等。
在深入探讨循环经济理论与区域实践的研究目录中,首先,我们从基础篇出发,理解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历程。第一章详细阐述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从原始到工业化的演变过程,以及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历史变迁。接着,我们揭示了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与生态危机的紧密关联,进而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必然性。
水循环经济,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循环中的一个聚焦点,它代表了一种创新的水资源管理方式。这种模式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强调节约每一滴水,通过水资源的闭路循环和废水的再利用,构建起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城市水循环经济的研究在马忠玉和蒋洪强两位作者的这部作品中得到了深入探讨。该书作为丛书中的一员,以ISBN 9787807642565为识别码,由河出版传媒集团和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出版日期定于2010年3月1日,标志着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的问世。
这两项规划成为了作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序言部分,著名学者曲格平教授为该书撰写了引言,他强调了循环经济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已将其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途径和方式,这进一步凸显了《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实用价值和理论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