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书中详尽地介绍了蒲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河流水系分布和经济社会背景,以全面理解该地区的特性。接着,深入剖析了流域的行政区划、水资源分布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在雨洪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部分,作者进行了深入的供需平衡分析,以期为蒲河流域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书中针对蒲河流域的独特性,从流域和区域的综合视角出发,构建了一种针对雨洪利用和生态调度的中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作者系统地提出了蒲河地区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和技术实施方案,强调了生态修复与资源管理的协同作用。
研究目的:旨在深入理解并发掘蒲河流域雨洪资源的潜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国内外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在雨洪资源研究和应用上的进展,旨在借鉴先进经验,寻找本土化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雨洪资源的识别、管理与有效利用等关键环节。
1、环境水生态修复的概念与特点 在自然界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依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其动态平衡。然而,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水生态修复主要分为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两大类。对于生态缺损较大的区域,通常采取人工修复,并结合自然修复,以人工修复促进自然修复的过程。
3、土壤修复 土壤修复是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措施,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这包括土壤污染物的治理、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等。水体修复 水体修复主要针对受到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和恢复。
4、湖泊生态修复的工程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淤泥清淤、湖底岩石结构修缮等。非工程措施则包括限制放牧、禁止机动船只通行、水质监测等,以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为了实现湖泊生态的长期稳定,需要采取适当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一般包括植被恢复、淤泥清淤、湖底岩石结构修缮等。
5、湿地景观池塘修复包括:- 清淤:清除池塘中积累的污泥和底泥,减少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改善水质。- 增加水生植物:通过增加水生植物的数量和种类,提升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改善水质:通过控制污染源和优化饲养管理,改善池塘水质。- 改善饲养管理:调整饲料和饲养密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不需要。在河道滩涂上做生态修复的话,只需要在水利部门办理开工手续就行,不需要土地证。
凡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土地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土地证书。
集体性质的未利用地。广义的荒地指可供开发利用和建设而尚未开发利用和建设的一切土地,主要包括宜农、宜林和宜牧荒地等。狭义的荒地通常指宜农荒地,即宜于耕种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地和虽经耕垦利用,但荒废而停止耕种不久的土地。
【4】-审批通过、缴费清楚,就办理新的《集体土地使用证》---里面注明有农村集体土地的用途(乡镇企业建设用地或相似的内容)。
1、维护费的征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可委托地方税务部门代征。缴款有时间规定,逾期将加收滞纳金。维护费实行就地分成缴库,资金用途包括河道防洪工程、水利工程配套、重大水利项目、生态建设等。财政部门将维护费纳入预算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2、辽宁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2月24日召开了第十一届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项重要的法规——《辽宁省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该办法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3号的形式正式公布。这部法规的实施时间定为2012年1月1日,旨在规范和管理河道工程的修建与维护费用的征收和使用。
3、纳费人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缴纳维护费,逾期不缴纳的,自逾期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滞纳金。第八条 维护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地方税务部门代征。
4、《辽宁省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经2011年2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1年11月22日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3号公布。该《办法》攻16条,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1995年6月23日发布的《辽宁省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予以废止。
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2019修正)旨在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改善城乡水环境,发挥河道综合效益。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于2019年进行了修正,这次修正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确保河道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河道管理和保护,规范开发利用,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改善水生态环境,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旨在强化河道管理,确保防洪安全,提升城乡水环境质量,充分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其制定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